|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学院新闻 >> 锐意改革 培育复合素养人才——我院举办“外语+”特色实验班宣讲会10 月 30 日下午,外国语学院 2025 级新生“外语+”特色实验班政策宣讲会在滨海中校区图书馆第7阶梯教室举行。此次宣讲会标志着学院在学校“先锋计划”引领下,全面启动复合型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项目,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主动适配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各专业系部主任,2025 级全体新生参会。 学院党委书记曾昭晔在宣讲会上讲话,鼓励大学生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,勇敢面对全新的学习模式与成长课题。她强调,特色实验班是学院联动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、助力外语学子构建“外语+专业”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。她对大学生们提出四点期望:不妄自菲薄、坚定自我成长信心,不眼高手低、夯实专业学习根基,不随波逐流、明确个人发展方向,不畏惧试错、主动拥抱新的挑战。 “新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语言能力,转向‘语言+专业+国际视野’的复合素养。”院长潮洛蒙在动员讲话中指出。学院在校领导和学校教务处、招生办的支持下,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文法学院的协助下,紧扣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教育理念,精心打造“外语+”特色实验班,构建“主修+辅修”双学位培养体系。潮洛蒙从形式、目的、优势以及发展预期等方面对特色培养项目进行了阐释。他强调,实验班并非简单的课程叠加,而是育人模式的重塑升级。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既精通外语,又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或法学专业知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,为学生就业、升学、留学等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选择,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未来职场核心竞争力,助力学生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。 会上,副院长赵国柱对《“外语+”复合型国际化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办法》进行了全面系统解读。各系部主任分别结合专业特点与双学位培养需求,进行了针对性介绍,为新生选择方向提供参考指导。 该项目设置英语、日语、翻译三个主修专业,项目总学分要求为 180–185 学分,分别与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法学两大专业进行跨学科组合,形成六种个性化培养路径,供学生自主选择。 为了协助三个专业教研室更有效推进项目实施,会上还宣布了由学院领导班子6位成员分别担任2025级6个班级的班导师,全方位参与未来人才培养全过程。 此次宣讲会不仅是一次政策宣讲,更是一场育人理念的生动传递,标志着外国语学院在复合型人才培养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。学院将持续深化“外语+”内涵建设,积极探索更多跨学科交叉融合路径,为学校“先锋计划”引领下的多科性特色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外语力量。 撰稿人(一审):赵国柱,二审:曾昭晔,三审:潮洛蒙
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