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学院新闻 >> 【理解当代中国】英语里的“长征脚印”:“理解当代中国”研究生外语实践团带小学生解锁红色双语密码教室里的“红军帽”在晃动——小男生举着写有“persistence”的卡片,大声喊:“坚持就是不放弃,像红军过雪山一样!”这场热闹的“双语誓师”,源自我院“理解当代中国”研究生外语实践团走进小学的《重访长征路:中国革命史诗的双语探索》特色课程。当长征故事遇上英语表达,当闯关游戏撞上红色精神,孩子们在单词拼写与历史感悟中,悄悄接过了“永不言弃”的精神接力棒。 课堂从一段“时空折叠”开始。实践团成员用动画短片展开长征画卷:泸定桥的铁索在屏幕上闪着寒光,雪山顶的红旗在风雪中飘扬,草地里的篝火映着战士们的脸庞……“这些画面里藏着英语单词哦!”随着讲解,“snow mountain(雪山)”“swamp(草地)”“bridge rope(铁索)” 等词汇像“路标”一样出现在画面旁。“老师,‘勇敢’是 brave 对吗?”一名同学指着冲锋的红军战士,眼里闪着光。当“红军过草地”的故事讲完,孩子们忽然懂了:“原来每个单词背后,都有一段不放弃的故事。” 最燃的环节,是一场“双语长征闯关”。“翻越英语雪山” 关卡前,同学们围着黑板拼写“persistence”,小组成员互相提醒:“p-e-r-s-i… 对,后面是 istence!”;“穿越单词草地” 时,“团结(unity)”“互助(help each other)”的词义配对卡被迅速归位,有孩子拍着同桌的肩:“就像红军互相拉着手过河!”;“河流翻卡战” 最激烈——当“May I have a rope?”的问句响起,孩子们举着“rope(绳索)”卡片冲向“河岸”,模拟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协作场景。“我们成功啦!”当最后一张卡片拼出“victory(胜利)”,教室里的欢呼声像冲破了“封锁线”。 下课前的“红色心语”环节,孩子们把感悟写在“红星便利贴”上:“I learned ‘brave’ from Red Army(我从红军身上学会了‘勇敢’)”“团结就是力量,teamwork!”…… 贴满“红星”的展板前,有孩子小声说:“原来学英语不只是背单词,还能懂这么多了不起的故事。” 这堂双语红色课,既是孩子们的“精神启蒙”,也是研究生们的“实践课堂”。将长征精神转化为孩童能懂的语言,用外语搭建红色文化的传播桥梁,学子们在“讲”与“学”中深化了对红色基因的理解。未来,外国语学院将持续以 “先锋计划”为指引,深耕“思政 + 外语”融合育人模式,让更多红色故事通过双语表达走进青少年心田,让红色基因在语言学习中代代相传,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注入红色力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