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版入口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学院新闻 >>



扎实推进“一院一地”调整——外国语学院勇踏新征程



2020年上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半年,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,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学校“一院一地”办学布局调整,全院上下勠力同心,充分发扬守正创新、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,克服各种不利因素,圆满完成学院整体搬迁工作,向建校六十二周年献礼。

周密部署,精准施策,上下一心谱蓝图

根据学校“一院一地”办学布局调整方案精神,外语学院迅速反应,积极响应,召开多次党政联席会议,集中讨论部署搬迁相关工作。在疫情期间,学院通过线上全院大会,向全体教职工传达学校的相关决定,解读“一院一地”办学布局调整对于学校、学院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,取得了全院上下的一致支持。

学院班子经过多次讨论和征求各专业系部骨干的意见,拟定了搬迁工作时间表和新办公用房分配方案初稿,并转发给全体教职工征求意见,在充分吸收意见建议后进行改进,形成最终方案。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,方案中还特别规定了采取系部与坐班人员分批次错峰搬迁的方式,保证搬迁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。院领导、各系部主任还多次召开线上工作会,敲定搬迁进程中的各种细节,将种种不确定因素想在前面,并提前确定好相应的预案,确保搬迁工作安全、稳定、高效运行。

暑假期间,牵头负责搬迁工作的副院长赵欣,家中父亲病重,直到搬迁工作全部细节落实之后,他才匆匆返回黑龙江老家探病,待老父身体情况稍有好转,他便连夜赶回学校,转天就投入了热火朝天的现场搬迁工作中,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
党员带头,稳步推进,迎难而上求涅槃

根据方案,外语学院整体搬迁分为三个步骤。学院号召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到搬迁工作中来,按照方案要求整理个人物品,提前做好搬迁的准备工作。在集中搬迁日当天,全体领导现场指挥,各系部党员骨干冒着酷暑一早来到学校,协助开展搬家工作,家住滨海新区的党员教师提前来到新办公室打扫卫生。在搬运过程中,党员们分工协作,各司其职,线路各节点均有人值守,很多女教师还亲自押车,确保了家当物品的安全无损和运输效率,有效节约了搬家成本。搬家车到后,大家不顾劳累,一起布置“新家”,在欢声笑语中憧憬着未来的蓝图。学院两办人员作为搬迁工作的主力军,在集中搬迁日中早来晚走,尽职尽责地维护学院公用物资不受损失。

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,外语学院总共利用六个集中搬迁日的时间,圆满完成了所有搬迁任务,实现了滨海中校区一地办院的战略规划。调整后,外语学院办公环境有了较大改善,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干劲,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抓大不放小,做好勤务兵,一枝一叶总关情

在为期三个月的调整搬迁工作中,外语学院始终严格落实学校下发的各项关于搬迁工作的通知要求,力求细之又细、水流到头,做好搬迁前后的服务保障,为顺利搬迁保驾护航。

学院办公室统一制作了物品标签,并用不同颜色的纸打印出来以区分系部,保证物有所属;积极落实学校《关于校区搬迁工作期间的安全提示》,不在楼道内堆放物品,产生的杂物及时清理;按照学校财务处相关要求,各办公室变卖废品所得收入上交学院办公室,由学院办公室统一交至财务处入账;原有用房腾空后,统一进行清扫,不给继用单位“留尾巴”;搬迁结束后,第一时间联系工人安装工位,为部分有问题的屋门统一换锁,给全体教职工统一配发了钥匙,为所有新办公室制作了门牌标识,及时为相关教师报销搬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……

这些看似的小事,在每名教职工眼中就是实实在在的大事,为老师们解决好种种小事,体现了学院对“一院一地”办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支持,和对一线教职员工的关怀与鼓励。小事不小,关乎全局,学院通过不懈努力,向全体教职工展现了一地办院的决心与信心,通过做好服务,让教师们安心、顺心,没有后顾之忧地开展新学期的教学科研工作。

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外国语学院将以本次办学布局调整圆满完成为契机,继续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开启新纪元,踏上新征程,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再立新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