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《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——索尔∙贝娄中后期五部小说对后工业社会人类生存困境的揭
示》(专著.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,2015年)
2.索尔∙贝娄对消费主义的批判——以《更多的人死于心碎》为例. 外国文学研究, 2008.30(5):125-130.
3. 塔楼与故乡的村庄——小说《更多的人死于心碎》中的意象解读.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科版, 2013.72(3): 78-82.
4. 论索尔∙贝娄小说《赫索格》中的异化主题.电子科技大学学报(社科版), 2007.37(4):63-67.
5. 《更多的人死于心碎》中的意象和“情感的消逝”主题. 中国轻工教育, 2013. 69(1):36-39.
6.从《赛姆勒先生的行星》和《院长的十二月》看索尔∙贝娄的忧患意识. 短篇小说(原创版), 2014.624(8):51-52.
7. ‘成功’与‘失败’的悖论——《洪堡的礼物》之分析. 语文建设, 2014(08): 4-5.
8. 索尔∙贝娄的生态观——小说《院长的十二月》的启示.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5 .15(1) :80-82.
9. 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的诗性叙事. 电影文学, 2018. 699(6):87-89.
10. 文化沙漠里的心灵绿洲——索尔贝娄小说《赛姆勒先生的行星》和《院长的十二月》解读.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5.33(2): 76-80.
|